网络炒作运作模式的原理:注意点和三人成虎效应
“贾君鹏”,你认识吗?“兽兽”,你认识吗?“小月月”,你也认识吗?如果你认识全部或其一二,呵,那就说明你掉进了网络炒作的吸引漩涡了。“不可能!我虽然不是很聪明,但不可能被所谓炒作吸引到,骗到。”先不要过快否定我这一说法,接下来我会解释清楚,请继续阅读文章。
大多人,特别我们网民都听过甚至间接参与过网上各种的炒作事件。对可谓“网络炒作”耳熟能详,具体操作也略懂一二。但可有多少人探究过其中的原理呢。知其然,不知其所其然。在此我就和各位探讨下,让各位网民更加了解网络炒作,了解自己为何身陷其中,提高免疫力。也让各位网络营销者了解其中原理,从而提高网络推广业务水平。
笔者愚见,网络炒作的运作模式=注意点+三人成虎效应。
注意点,何谓注意点?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·西蒙曾说过:“随着信息的发展,有价值的不是信息,而是注意力。”美国加州大学学者Richard A.Lawbam在1964年提出 “注意力经济”。注意力经济特显在网络上,随着经济的发展,网络技术的提高,网络的内容和形式越发多样,这时我们缺的不再是信息,而是我们的“关注”和“注意”,注意力成信息时代成为一种稀缺资源。而所谓注意点,就是笔者在注意力经济的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名词,意为能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,引起我们关注的一种东西,可以是人、事和物。注意点是炒作的基础要素。
而注意点是产生于人的好奇心理和猎奇心理。好奇心是与生俱来,谁也丢弃不了。人对某样事物产生了好奇心理后,为改变不平衡的心理状态,便会去了解、去知道,从而维持心理的良好状态。那么这就是说,只要找到能引起人好奇的事物,就能找到炒作的注意点,当然这个好奇心的程度会影响人是否会注意的效果。但人会对什么会产生好奇心理,一般来说,人会对与自己传统思想的不一致(超出或低于预期)的事物产生好奇。现在网络炒作方法有,悬念炒作法、落差炒作法、内幕炒作法等等的技法,无非都是提出我们难以想象出的东西,然后引起你的好奇,接着引起你的关注。
我们看下贾同学的例子,“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”这样一句平淡无奇的话,为何会成为炒作的一个成功的经典例子。但我们试下回想下,我们第一次看到这句话会有什么想法。对,大多人都会产生一种疑惑(好奇),贾君鹏究竟是谁啊?不知道,就百度一下吧。许多人都是这样想,和这样做。众多朋友发帖提问,百度搜索和询问网友,为的是了解贾君鹏究竟是谁(这是注意点)。这个实例就是用了悬念炒作法,这令不少同学关注了甚至间接“参与”了炒作。不知当时你是否都掉进了这个网络炒作的吸引漩涡呢。
“三人成虎”效应。三人成虎是个成语,意思就是说谣言多人重复述说,就能使人信以为真。那这与炒作有什么关系呢?
一般炒作,在找到注意点后,就会通过水军(发帖人和顶贴人)把这个点“炒热”,造成这件事、这个人很热的假象。据了解,贾君鹏事件“总计动用网络营销从业人员800余人,注册ID2万余,回复10万余。”我们网民朋友,看到这样事这么“热”,心理暗示自己这件事真的很热。既然大家都在看,而且自己真的感兴趣,就会随大众一起关注,甚至参与。
这里有个规律,“三人成虎”效应会随着人数的增加效果不断提高,而且事件不断从“假热”向“真热”过渡。据说贾君鹏事件受关注人群将近二十亿。根据这个规律可以说,没有水军的前置动作,就没有后来的二十亿人。或者说,没有前十亿人的关注,也没有后来十亿人的留意。
最后,这个假象的热,变成一个真正的热。这时,恭喜我们的网络推广人员。这次的炒作成功了,成功把注意点变成热点。但这时也很遗憾告诉我们的网民朋友,我们被骗了,不是被事件的本身骗了,而是被推广人员骗到关注,“参与”炒作事件去。在贾君鹏事件中,在引发轰动效应后,策划团队撤出,网络任务是交给兼职的网民去完成的。而策划团队的回帖只占真正网络回帖的3%。看来,我们真的被骗了。
对于事件炒作,百度百科中对其解释是一个中性词,笔者亦同意。好的事件,可以炒,不好的事也可以炒。但这不是讨论的重点。笔者希望的是网友阅读文章后,能对事件营销和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有个新认识,而策划人员读罢文章后,能根据事件营销的原理提高水平。
下一篇:谈谈如何写好一篇软文及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